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唐建南退役返乡后,通过引入新技术改良葡萄品种,蹚出一条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宋桂镇凤塘村,“兵支书”唐建南带领村民发展优质葡萄种植产业,农产品入选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
“兵支书”唐建南(右一)介绍优质葡萄种植产业。受访者供图
记者近日从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获悉,广东加强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深化“退役军人村官培养工程”,各地探索“兵支书”“兵委员”的“选、育、用、管”全链条闭环工作体系。同时,该厅组织各级“兵支书”培训班,开设乡村振兴等实用课程,提升其党建工作能力、产业发展本领和社会治理水平 。
唐建南表示,他整合周边的水果玉米、辣椒等种植基地,打造“功能农业+观光农业”模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20万元,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而云利村的“兵支书”陈钊汉则将重点放在乡村治理与文化挖掘上。他以党建为引领,设置“积分超市”,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积极性,解决了乡村治理中的诸多难题。同时,他积极推动古祠堂、古书院的修缮保护,挖掘整理村史文化,让古老的云利村重焕生机,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
在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洲心街道光明社区,“兵支书”林诗华在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上同样有创新。他说,自从引入积分奖励机制,村民们的积极性可高了,为后续构建完善的可回收物回收体系奠定了基础。他和党员志愿者深入小区,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生活习惯。而在白庙社区,“兵支书”李志强带领村民修缮古村建筑、打造特色民宿、开发皮划艇、竹筏漂流等水上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他介绍,“白庙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来自广东省汕尾市陆河县上护镇护南村的“兵支书”叶志江,结合“入户联心”活动,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将全村划分为27个联户单元,吸纳村“两委”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组成评比小组,通过“讲、看、听、问、帮”五字工作法,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把“村里事”变成“家家事”。而红坎村“兵支书”陈华源则修建道路、桥梁,解决村民出行难题;完善水电设施,保障村民生活需求;改善学校办学条件,为乡村发展培养后备人才。
“村民自发开办加工厂,制作沉香佛珠、线香等,还有大学生回村做电商直播。”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最偏远的合利村,“兵支书”谢培君正和村民一起在山头干活儿。他说,当地特色产业是沉香,于是他在自家14块山林地带头种植了逾1万株沉香,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村民种植。目前,合利村沉香种植超200万棵,面积达7000余亩,沉香产业链价值超1亿元。
在广东全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征程中,这群“兵支书”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里,以军人的担当、果敢和坚韧,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动力。
【责任编辑:赵飞鹏编辑:罗征】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