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研学体验官走进汀溪山水,畅享美丽庭院研学乐趣。
台海网6月2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江小聪吴鹏波通讯员郑素描韩君张珊珊 文/图)五显镇明溪村的野茉生活美学空间,红砖古厝与中古家具相映成趣;莲花镇的溪野乘山庭院,将图书融入山水,打造诗意阅读空间……在同安的田野乡间,一方方庭院各具特色,绘就“一户一景致,一村一风情”的美丽画卷。
日前,随着莲花镇复评工作的完成,2025年度同安区“美丽庭院”区级评选工作圆满落幕。入户指导与抽查复评,覆盖全区115户市级和90户省级候选庭院,以“优中选优、美中选美、综合提升”为标尺,为千年银城的乡村庭院之美树立新标杆,更为乡村振兴、文旅引客下乡注入新动力。
庭院改造各美其美 乡野之间皆是风景
五显镇明溪村的野茉生活美学空间,正以另一种姿态诠释“庭院美学”。主理人点点将闽南红砖古厝与欧洲乡村风融合,用百余种植物和海外中古家具,将老宅改造为集器物商店、民宿、艺术摄影于一体的复合空间。
“我们不仅想让闽南古厝焕发新生,也想传递一种生活态度:广袤乡村蕴藏无限可能,年轻人回乡也能创造价值。”点点表示,这座仅设一间客房的民宿,今年以来已吸引上千名市民游客打卡。
打造美丽庭院升级版,小院最终蜕变成“标准化酒店无法复制的温暖空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同安区妇联与同安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的精心指导。“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帮我们优化设计,还找来网红民宿案例作为参考,真的非常感谢他们的付出和帮助。”点点说。
独具特色的同安乡村,庭院之美正呈现“百花齐放”之势。莲花镇溪野乘山庭院依山傍水,与同安区文化事务中心(少儿图书馆)合作建立“致知书栈”图书流通点,打造山野诗意阅读空间;而新美庭院化身露天艺术馆,千姿石雕点缀其间;新民庭院以整洁见长,诠释“宜居之美”……这些散落乡间的玲珑院落,织就了同安乡村的清新肌理。
“庭院+”模式 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小庭院”释放“大能量”,同安区正以“庭院+”模式交出乡村振兴崭新答卷。6月22日,16组亲子家庭化身“美丽庭院研学体验官”走进汀溪镇荏畲村体验农耕文化,孩子们对这场新奇并接地气的自然实践课赞不绝口。这场“耕读田园乐,庭院自然美”活动,也生动诠释了“庭院+”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如今,同安区正通过多维度举措,推动“庭院+”创新。文化传承上,鼓励各家庭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庭院。产业发展上,引导乡村旅游重点村农户,将庭院改造与民宿经济结合,发展增收的“庭院经济”。志愿服务上,则以庭院为宣讲舞台,开展“庭院故事汇”政策宣讲及亲子研学活动,传播文明新风尚。
截至目前,同安区以“美丽庭院”为抓手,共建设省级美丽庭院286户、市级990户。通过“庭院+民宿”、“庭院+研学”等模式,引导150余组家庭深度参与改造实践,推动形成“庭院微游线”3条。值得一提的是,“庭院+人才”培育模式,通过“技能培训+项目孵化”,培育庭院经济“领头雁”,造水村何玉雯从种植水果玉米到研发特色美食,实现单户年增收1万元,并组建44人巾帼种植队,成功举办首届水果玉米节。
同安区还创新建立“五制运作”机制。同安区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台账管理、星级评定、奖励激励等手段,确保长效化。”目前,全区已建立“一户一档”体系,对优秀庭院给予新闻报道、物资支持等激励,组织优秀庭院女主人交流学习,盘活庭院经济,带动增收致富,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