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南新闻2月11日电 (唐小晴 何艳飞)作为曾经的农村娃,陈昌世老人心中始终坚信教育的力量。自1995年起,湖南祁阳的陈昌世便踏上了捐资助学的征途。
去年11月,在“湖南好人榜”2024年第三季度发布仪式上,九旬老人陈昌世连续三十年捐资助学的善举感动了在场所有人。今年,陈昌世荣登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
陈老与学生交流。
陈昌世生于1935年,家境贫寒,曾多次因经济原因辍学。然而,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考上了师范学校,走出了山村。1995年,他带着7000元积蓄回到老家,本打算资助亲戚建房,却得知村里两名学子因经济困难面临辍学。他毅然决定将这笔钱用于资助这两名学生。
在那个年代,陈昌世与老伴汪柏秀的退休金每月加起来不足1000元,但他们助学从未动摇。老伴汪柏秀表示:“支持贫困学生读书是个很快乐的事情,我感到很开心,我会支持老伴把这个事情做好并传递下去。”
1999年,陈老动员在广东经商的三个儿子,共同出资200万元,设立了“祁阳县昌世助学基金”,并制定了详细的章程,确保每一分助学金都能精准帮扶到学生。
陈老的生活异常简朴,常年穿着一双解放鞋深入偏远乡村走访调查,寻找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30年间,昌世助学基金累计捐款达600余万元。
在陈老简朴的家中,堆满了受助学子的感谢信。“我要把爱心事业继续做下去,让我的子孙传承下去。”陈昌世说。
如今,孩子们学有所成,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也开始了爱心传递。汪俊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当一名乡村小学教师,并资助了5名困难学生;唐海波受昌世助学基金的资助完成了学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向昌世助学金捐赠2万元....。。
30年来,累计资助2300个孩子上大学,如今90岁的陈老在公益的道路上依旧矢志不渝,步履从未停歇。(完)
编辑:徐豪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