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丰县庄墓镇刘浅社区,74岁的葛宗龙安稳地躺在床上,窗外的阳光洒满小院。他的妻子金华银正俯身仔细为他整理床垫,动作轻柔而熟练。“天热了,要经常动一动,席子也要常擦常晒。”这朴素的叮咛背后,是38个春秋如一日对瘫痪丈夫无微不至的守护。她鬓角如霜的白发,粗糙却坚韧的双手,无声诉说着一位平凡农村女性以柔弱双肩扛起如山苦难的生命史诗。
1987年,一个让命运骤然转折的日子。在宿州拆运木材的葛宗龙不慎从房顶坠落,虽经多地医院全力抢救保住了性命,却从此困于床榻,生活需要照料。那年,正值壮年的葛宗龙仅37岁,是家中顶梁柱;金华银年仅34岁,四个孩子中最大的才10岁,最小的仅5岁。千斤重担如惊雷般骤然压来——照顾卧床的丈夫,年幼的子女、年迈的父母,种地营生……全都落在了金华银单薄的肩头。
生活的剧变带来深不见底的绝望,葛宗龙这位一米七几的汉子,多次趁着妻子下田劳作,偷偷寻求解脱,甚至含泪劝妻子带着孩子改嫁。金华银却紧紧拉住他的手,带着四个孩子跪在床前,字字铿锵如金石坠地:“有你在,我们老小就有个完整的家!就是死,我也不会离开!”这份决绝的守护,如暗夜中的火种,重新点燃了丈夫几近熄灭的求生意志。
日复一日的艰辛里,金华银默默吞咽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劳。丈夫下肢毫无知觉,大小便失禁是常态,常将床铺弄脏,她不厌其烦地换洗、擦身,夏天一天数次擦拭防止生疮,冬天总先暖好被褥;久坐导致葛宗龙双脚肿胀如馒头,她便一遍遍耐心按摩活血;忙完这一切,她转身便扎进田间,独自一人扛起锄头,在十亩承包地里躬身耕耘全家赖以生存的希望。
2021年,金华银以三十四年如一日的非凡坚守荣登“中国好人榜”。三十四载光阴,青丝熬成霜雪,她用近乎固执的坚韧与无悔的付出,在长丰这片热土上谱写了最朴素却最震撼人心的爱情与责任史诗。
在金华银如山岳般稳固的支撑下,四个孩子相继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更让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迎来暖阳的,是新时代党和政府温暖的关怀。“我们遇上了好时代,”金华银的话语里充满感激,“现在县里和村里经常来人,想办法给我们增加收入,减免花销,问可有需要帮忙的事情。”
曾经深陷绝望的葛宗龙,如今不仅能坐着自制的电动三轮车在村头巷尾赶集售卖农产品、串门聊天,脸上更时常洋溢着豁达的笑容。当老伴打趣问他“可还寻死?”他会朗声笑着回应:“哪能死呢?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生活的半径被牢牢框定在病榻与田地之间,三十多年来,他们老两口离开村庄最远的地方,便是省城合肥儿子那方小小的家。每一次进城探望,都需要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提前精心安排丈夫的护理细节,路上更是小心翼翼。然而,这短暂的团聚时光,对金华银而言已是莫大的慰藉。面对记者镜头,这位饱经风霜的农妇却始终笑意盈盈,那明媚而坦荡的笑容,如同穿透岁月阴霾的阳光,它不仅照亮了自己和丈夫的重生之路,也温暖并激励着四方乡邻,成为一曲在新时代长丰大地上久久回响的动人乐章。
http://sqr.ahnews.com.cn/news/2025/06/23/c_739402.htm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