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北平原北部的萧县,这片曾为淮海战役胜利挥洒热血的土地上,一位身着朴素、脚踩布鞋的退役军人王迪,正以坚毅的步伐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成为当地创业与公益领域熠熠生辉的旗帜。
军旅铸魂:热血担当写忠诚
王迪的青春在军旅中淬炼出钢铁意志。2004年12月,他怀揣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参军入伍。在5年的军旅生涯里,他转战西藏、四川、河北、湖北、重庆等地,凭借出色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2008年汶川大地震,是王迪军旅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地震后形成的唐家山堰塞湖,如同一颗悬在灾区群众头顶的“定时炸弹”。由于震后交通受阻,大型设备无法进入,15名武警水电部队的官兵组成突击队,肩负着人工背负炸药进山爆破的重任,王迪便是其中一员。他不仅要背负25公斤的乳化炸药,还要携带电台。在8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后,他们终于抵达坝顶。在坝顶的七天七夜,他们克服了低温、饥饿等重重困难,成功进行多次爆破,为后续大部队救援开辟了生命通道,为泄洪提供了坚实保障。
创业逐梦:布鞋踏出共富路
2009年12月,因家庭变故,王迪告别军营。他放弃大城市大企业的橄榄枝,穿上布鞋走进田间地头,开启创业征程。他自费前往多所知名学府请教专家,汲取先进农业知识,让萧县的军创农副产品远销国内一线城市。后来,他又带领退役军人组建“老兵施工队”,凭借过硬质量赢得市场。
2019年5月,王迪决定成立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协会,次月协会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协会面临资金、技术和人才短缺等诸多难题。王迪四处奔走,争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他带领会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创业能力。同时,积极拓展业务渠道,承接各类工程项目。在他的努力下,协会逐渐发展壮大,孵化军创企业涉及建筑、水利、电力、农业等众多领域,解决了1300余名涉军人员的就业问题。
退役军人代新桥在王迪的帮助下开设家庭农场、经营特色饭店,效益可观;孙乐响在王迪引导下利用技术所长成立家政服务中心,订单饱和;高广成在王迪引导下拿下高额工程项目。王迪还坚持开办周末创业大讲堂,邀请各界专家授课辅导。2020年,在萧县创新创业大赛中,退役军人参与的项目全部进入前十名,极大鼓舞了退役军人创新创业的信心。王迪还计划投资建设“萧县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园”,吸纳企业,提供就业岗位。
公益暖心:逆行身影护安宁
创业成功的王迪始终不忘初心,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哪里有需要,他就冲向哪里。2020年6月18日,萧县境内突降暴雨,他率领党员突击队连续奋战27小时,帮助人民群众排涝。7月,江西上饶、九江告急,皖南告急,他紧急筹备救援资金,组织专业退役军人奔赴受灾区。在九江大堤上,面对中国军网的采访,他一句“我是来抢险扛沙袋的,不是来接受采访的”,感动了无数网友。
2020年12月28日,在途经萧县官桥镇时,王迪和战友遇到两名游客落水。当时气温低至-5℃,两名落水者已出现休克状态。王迪毫不犹豫,和高广成迅速脱下外衣,跳入冰冷的水中。王迪采用肩扛营救方式,成功将两名落水者救回岸边,并对其中一名濒临昏迷的落水者实施心脏复苏抢救,使其转危为安。事后,两名被救者多方打听,终于找到救命恩人并送上锦旗表示感谢。
时过境迁,退役16年以来,王迪凭借在创业和公益领域的突出贡献,先后被评为“中国好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众多荣誉称号。面对荣誉,他总是浅浅一笑:“荣誉是压箱底的,而不是躺在上边睡大觉的,一个人的梦有多远,我们就不要停下脚步。”王迪用军人的硬气闯过创业难关,用乡土的温度带乡亲共富,用逆行的身影守护他人,他的传奇,是退役军人最动人的勋章。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