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城县黄崖洞中心小学校的教室里,总有一个身影令人动容:他手持一支粉笔,拄着一根拐杖,在三尺讲台上来回挪动。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到两鬓染霜的老者,“中国好人”张严军以40年的坚守,在大山深处书写着一位人民教师的赤诚;他用残疾的身躯扛起使命,托举了无数山村孩子的梦想。
图为:黄崖洞中心小学校老师张严军拄着拐杖为学生答疑解惑
张严军的教育初心,早在黄崖洞镇的沟壑间埋下伏笔。这片土地上,父老乡亲因文化贫瘠遭遇的困顿,成为少年张严军心中最深刻的印记。“要用知识改变家乡面貌”,这句沉甸甸的誓言,指引着他从师范毕业,回到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在四村联办的中学里,他身兼化学、数学、体育、音乐等数科教学,每周二十多节课的重压下,粉笔灰染白了指尖,备课笔记写满了教案本,却从未动摇过他扎根讲台的决心。1990年,他调任东崖底中学(现黄崖洞中心小学校),继续在教育沃土上深耕细作。
图为:黄崖洞中心小学校老师张严军拄着拐杖手持教科书去教室上课
命运的考验在1996年骤然降临。一场车祸不仅夺走了他的左腿,更带走了一位至亲。躺在病床上的日夜,疼痛与悲恸交织,可当他想到教室里等待的学生,心中便燃起不灭的火焰。“跌倒后,爬起来再干!”三个月后,他拄着拐杖、戴着假肢重新站在讲台上,每一次转身都伴随着假肢与地面的摩擦声,每一堂课都浸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师生们心疼地称他为“拐杖老师”,这四个字里,藏着敬佩,更藏着他与命运较劲的倔强。为了不耽误课程,张严军还把家“搬”到了学校,周末、节假日、寒暑假,总能看到他义务值班的身影。
图为:黄崖洞中心小学校老师张严军在家义务为学生补课
一支粉笔,写下的是知识的密码;一根拐杖,撑起的是教育的脊梁;三尺讲台,见证的是四十载的守望。张严军的故事,让我们看见无数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正以平凡的生命,书写着不平凡的教育史诗。
编辑:范伟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