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中:河运路社区入选全国2025年“书香社区”

 时间:2025-08-28 09:42:57来源:人民网

河运路社区里,“渝中讲坛”2025年暑期基层志愿服务——《夏花绚烂》阅读分享会举行。王欢摄

河运路社区里,“渝中讲坛”2025年暑期基层志愿服务——《夏花绚烂》阅读分享会举行。王欢摄

近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发布2025年“书香社区”发现活动名单,渝中区石油路街道河运路社区入选,成为渝中区首个获评国家级“书香社区”称号的社区。重庆目前有5个社区获此殊荣。这也是渝中区继去年获评“书香城市(区县级)”称号后,书香城市建设获得的又一国家级奖项。

“樊伯伯,请问你这本书写了多长时间?”“樊伯伯,请问怎样才能写好一本小说?”……8月22日,在石油路街道河运路社区图书室,由渝中区委宣传部和区文化旅游委主办,区图书馆、石油路街道承办的“渝中讲坛”2025年暑期基层志愿服务——《夏花绚烂》阅读分享会举行,中国作协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理事,渝中区作协原副主席樊家勤与读者面对面探讨写作。

事实上,像这样的“书香”场景,在河运路社区并不陌生。近年来,该社区坚持以新时代“红岩先锋 书‘享’河运”变革型组织为引领,以书香为纽带,将阅读融入居民生活肌理,通过特色服务与品牌活动,让“全民阅读”从口号变为行动,从行动沉淀为文化自觉,为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在硬件建设方面,河运路社区充分利用“金边银角”,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辟“红色书廊”,设置亲子共读区、数字阅读区、古籍文献角,陈列党史书籍及居民原创读书笔记;结合“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服务圈”建设,在社区广场、小区楼栋、辖区单位内设置“漂流书屋”“亲子阅读驿站”,配备绘本、互动游戏设备,打造家门口的“精神粮仓”。

在此基础上,在区图书馆的指导下,该社区积极整合各级“书香”资源,组建“1+N”志愿联盟,针对不同阅读群体,精心策划活动,激活阅读内生动力。近三年来,年均举办阅读活动60余场,参与人数超5000人次;2024年居民家庭藏书量平均增加30%,“书香家庭”占比达25%,助推居民矛盾纠纷同比下降40%。

闹中取静的人和书院、历史悠久的渝州书房、布局温馨的大坪24小时城市书房……这些散布在城市角落的文化空间,不仅是书籍的“栖息地”,更成了邻里交流、思想碰撞的温馨港湾。

作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近年来,渝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书香渝中”建设,高位谋划、一体推进,建立起了行之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区级各部门以丰富公共文化供给为催化器,通过“人文渝中”文旅公共服务案例、空间、读书人评选,推进老旧社区整治改善,优化文化服务环境和“互联网+文化”,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促进文旅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全民阅读推广。同时,区级各基层文化阵地以“资源整合,全民阅读”的理念,持续打造“一街一品”“一校一特”等阅读活动品牌,成就处处有书香、时时品书韵、人人享“悦”读的人文渝中。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阅读是文明的根基。”渝中区图书馆馆长吴添表示,希望以书为媒,通过创新活动形式与多元场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构建起高品质、特色化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体系,让阅读破圈生长,让文化润物无声,真正做到“书香随身行”,助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充分释放。

未来,渝中区将紧扣“书香渝中”品牌建设目标,推动阅读服务向基层延伸、向智慧化升级,通过优化“15分钟高品质文化生活服务圈”、加速数字阅读场景应用、联动社会力量完善文化供给体系,持续擦亮城市文化底色,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人文渝中”提供强劲引擎,助力重庆文化强市建设迈向新台阶。(黄清娴)

(责编:陈易、刘政宁)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