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学子以GIS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与低碳发展

 时间:2025-09-11 08:22:20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的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今年暑期时间,浙江省环境科学学会组织开展浙江省第二十二届大学生环保科普行暨第二届浙江省大学生生态环境法治行,来自省内14所高校的千余名师生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组建百支志愿团队,以“青春普法护绿行 共筑美丽浙江梦”为主题,走进乡村、社区、校园和企业,因地制宜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更好地服务和引导社会各界投身美丽浙江建设注入青年力量。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浙江农林大学“浙里两山颂 经纬万物生”——红色GIS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小分队的风采展示吧!

1

小分队在西天目山大地之野自然情境教育营地开展低碳科普活动,创新采用“科研IP+艺术表达”模式,通过动画《我是吸碳王》生动讲解毛竹林的固碳作用。队员们积极与小朋友互动,有效传递了低碳理念。在天目山,小分队还组织了废纸再生环保实践,向孩子们科普造纸术的历史演变,并共同体验了废纸破碎、制浆、抄造等工艺流程,将自然材料与废弃物循环利用相结合,传递绿色低碳生活观,活动获得了营地负责人的高度评价。

在“青春强农·忆苦思甜”农事实践活动中,队员们以故事形式向小朋友们讲解小番茄种植技术,并带领他们参与育苗、施肥、授粉等操作,让孩子们深刻体会“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在传承农耕文化的同时激发了对农业的兴趣。

2

小分队赴杭州市临安气象科普馆参观学习,通过体验台风模拟舱、雷电生成演示等互动项目,结合VR技术直观感受极端天气形成过程,并与技术人员交流深化理解,为后续气象科普志愿服务积累经验。

小分队在临安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环保科普活动,通过讲解低碳知识、观看科普短剧、体验扦插技术等形式传递环保理念。随后,孩子们在队员指导下,利用废旧布料等材料制作象征平安的娃娃。借“祈愿晴好”之意,队员引申讲解了极端天气预警信号识别与避险逃生要点,强调“防范胜于救灾”。这些亲手制作的晴天娃娃,化身为守护安全的“小小气象灯塔”,点亮了孩子们心中的防灾明灯,活动寓教于乐。

3

小分队深入太湖源镇指南村开展实地调研,探索乡村振兴与数字化技术的融合路径。通过入户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全面了解当地人口结构、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重点考察了农村污水处理站和垃圾资源化处理中心,运用GIS技术对环保设施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分析,并针对性调研了村庄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风险及现有防灾减灾能力。本次活动共收集低碳及气候防灾方面有效问卷120余份,形成调研报告1份。

浙江农林大学“浙里两山颂 经纬万物生”——红色GIS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小分队以脚步丈量绿水青山,以专业探索生态奥秘,以青春担当时代使命。在临安的田野、山林、村落与科普场馆中,成员们用知识赋能乡村振兴,用创新传递低碳理念,用行动守护绿色家园,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实践精神。未来,队员们将继续扎根大地、深耕专业,以GIS技术为笔,以生态智慧为墨,在乡村振兴与“双碳”战略的交汇点上描绘青春画卷,在躬身实践中增长才干,在服务奉献中锤炼品格,让青春之花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征程上绚丽绽放。

编辑:范伟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