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日,由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不同专业的“筑梦青年”组成的侨心筑梦实践团,带着“用创意激活乡村文旅,让黎雄的故事被更多人看见”的实践目的,踏着盛夏的热浪奔赴广东省江门市开平市大沙镇黎雄村,开展为期七天的文旅宣传与调研的实践活动。
团队抵达后,得到开平市大沙镇团委的热情欢迎和周到安排,并于大沙镇党群服务中心会议室开展了“三下乡”实践座谈会。会上,大沙镇团委委员梁宇康对侨心筑梦实践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围绕大沙镇发展情况、黎雄村发展需求、团队实践帮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双方的相互了解,更为团队后续进一步开展实践活动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为更加精准服务于大沙镇黎雄村的文旅发展,侨心筑梦实践团与黎雄村党委副书记梁飞龙开展调研会谈。从中实践团成员深刻了解了黎雄村的发展脉络,掌握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现状,更真切地感受到淳朴厚重的村风民俗与人文温度。
筑梦团在黎雄村委副书记梁飞龙的带领下,深入来到了黎雄村下辖的“网红村”——大塘面村进行走访调研。大塘面村村长黎国良热情地向实践团介绍了村子的发展情况:“大塘面旅游项目刚开发的时候,每天又有人前来观光旅游,带动村民的一些特产销售;大塘面村依靠文旅产业,经济收入不断增长。”从村庄早年的农耕生活、房屋改造、再到文旅开发的变迁,大塘面村以生态产业化铺就底色、用产业生态化激活动能,在步步耕耘中持续为村民的幸福生活添砖加瓦,让好日子如田园繁花般愈开愈盛、暖意绵长。
文旅兴村的密码,藏于村民朝夕耕耘的热忱间。大塘面村花田负责人满怀热忱地向实践团成员描述着这里的变化:“以前这里只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水田,在政府的支持下,现在都变成一大块一大块的花田了,这里3月有油菜花,7月有向日葵,11月有稻田,每次花季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游玩。”“这片花田也给村民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增收。”谈及未来发展前景时,负责人说道:“未来发展肯定是有信心的,再加上有政策的支持,相信未来会越来越好!”负责人谈吐间的获得感、幸福感洋溢在他的笑容中。
为更深刻探究黎雄村文旅发展现状,侨心筑梦实践团积极与景区商户畅谈,在与商户的交流中,实践团成员清晰的望见大塘面村从沉寂到兴旺的蜕变,更真切触摸到文旅发展所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而这看得见的改善,正是政企共促发展的注脚,让眼前兴旺更添厚重意义。
如今众多游客汇聚于此,侨心筑梦实践团在此偶遇诸多返乡游玩的侨民游客。“村里的特色美食味道不错,住的地方也干净舒服,环境也好。” 一位游客向采访的实践团成员竖起了大拇指。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既分享了游玩的好评,也提出了不少实在的建议。这些心里话像明灯一样,给侨心筑梦实践团后续的调研指明了方向。
从调研到拍摄,侨心筑梦实践团在实践中始终围绕着结对会议的总体目标任务,彰显出他们的团队精神,大家相互协作,对黎雄村进行实地走访与考察,与村干部、村民、商户、游客等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出其扎实而专业的技能,把村民的朴实、干部的担当、商户的欣喜、游客的惬意记录下来,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美丽黎雄。
当青年的创意与乡土的底蕴碰撞交融,当数字的翅膀托起村落的梦想,黎雄村的蜕变之路正被点亮。这股由侨心筑梦实践团点燃的文旅发展火种,将在各方力量的接续培育下,生长为乡村振兴的繁茂森林,让更多乡村在青春智慧的赋能中,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乡土芳华。
指导老师:王夫营 李峰
文:张显 林慧锶 周增锐 图:黄晓惠 吴骐羽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