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战略,7月12日,由安顺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组建的“语你乡约”推广普通话实践团队,在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大营镇百花村,正式启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活动聚焦苗族聚居村落语言文化需求,以青春力量架起沟通桥梁,赋能乡村文化传承发展。
普通话宣讲:开启文化交流新窗口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成员在百花村警务室前的开阔场地,面向苗族村民与儿童开展普通话宣讲。实践团队成员们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语言,阐释普通话在促进交流、拓宽发展渠道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苗族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专注聆听,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百花村做推普知识讲解
互动课堂:让普通话“活”起来
室内活动现场,身着绿色志愿服的大学生们与苗族孩子们交流互动。志愿者们设计了“普通话绕口令”“盲盒抽词造句”等趣味游戏,还带领孩子们朗诵《我爱我的家乡》等简短文章,用孩子易懂的方式引导他们学说标准发音、用准日常词汇。孩子们从羞涩跟读,到踊跃参与朗诵,在一词一句的交流中,普通话的种子悄然播撒。一旁陪伴的苗族家长,也被热闹氛围感染,不时用刚学的普通话鼓励孩子,展现出对语言文化交融的积极回应。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学生的互动
集体合影:定格青春与民族融合瞬间
活动尾声,全体参与人员在百花村法治宣传栏前合影留念。“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的横幅鲜艳夺目,大学生志愿者、苗族村民与孩子并肩而坐,身后的法治宣传栏与“学好说好普通话,利国利民利大家”横幅交相呼应。这张合影不仅定格了当日的互动瞬间,更记录下普通话推广在苗乡的初步成效——民族语言与通用语的交融,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图为活动结束后实践团队成员们与村民们的合影
此次实践活动,以普通话为纽带,搭建起大学生与苗族村落的交流平台。既助力苗族村民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拓宽对外沟通渠道,也让青春力量在乡村文化振兴中闪光。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诸如此类活动开展,以语言为笔,绘就民族融合、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 。
指导老师:林妤
文:彭慧敏 赵庆宏 图:钟成如
编辑:洪梅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