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胜园街道的“五为”志愿服务活动逐渐融入到群众的生活中去。健康讲座、歌舞表演、文化传承、公益市集……如何将志愿服务与乡村文化振兴深度融合是胜园街道长期探索、实践的一项内容。对此胜园街道结合“五为”志愿服务,用好点单--派单--接单--评单--奖单的闭环平台,将志愿服务搬进群众生活“大舞台”,用“五为”服务为乡村文化振兴“加码”。
陪伴式“为老”。近日,一场老年人疾病预防健康知识讲座走进了胜园街道南田社区。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志愿者们将一张张生动有趣的健康知识宣传单页交到老人手中,为现场的老年人讲解春季健康防护知识,鼓励形成老年人健康生活“居民圈”。在胜园街道西现河村,志愿者王云将花馍馍蛋糕送到高龄老人家中,为他们送去生日的祝福。每月的5日是胜园街道丁家村的固定志愿服务活动日。“村里老年人多,他们常常行动不便,又不舍得花钱,我们便在每月5号开展爱心益剪活动,为村里的老年人免费剪头发。”丁家村志愿服务队成员成艳艳又将爱心义剪写入下个月志愿服务活动计划。2023年,胜园街道针对辖区高龄老人、空巢老人较多等情况,推动“为老”志愿服务向“陪伴式”方向发展,先后推出了“特需照料”、“留住影像”、“一元餐厅”和院后护理等多项“为老”志愿服务活动内容,从老年人生活的吃、医、乐等方面开展陪伴式志愿服务活动,让老年人在满足生活需求的同时,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感。
趣味性“为小”。“老师,为什么这张脸谱的颜色是绿色的?”“志愿者老师,京剧的脸谱为什么会有条纹那?”在一场京剧脸谱绘画教学志愿活动中,胜园街道的小朋友们对京剧脸谱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向志愿者老师提问京剧脸谱知识。除京剧元素外,非遗剪纸艺术也被搬到了“为小”志愿服务课堂。为进一步弘扬和继承剪纸艺术,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近日,胜园街道将剪纸搬进课堂,带领学生们领略传统剪纸文化的魅力。胜园街道以推动未成年人全面健康发展为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目标,创新性提出“趣味性”活动开展作为“为小”志愿服务方向,让未成年群体在课余时光充分感受文化乐趣,提升文化自信,助力“为小”志愿服务“提档升级”。
主题化“为社会公共需要”。2023年,胜园街道整合辖区资源,推动“为社会公共需要”志愿服务主题化,发挥阵地作用,先后在各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推出了学雷锋公益市集、“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妇女挑战赛、红色电影展演等活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品牌化打造,让服务群众成为志愿服务最鲜明的特征,努力扩大单次志愿服务活动的覆盖面和群众知晓率,让志愿服务成为“公共需要”。
暖心式“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的群体”。近期,胜园街道的爱心烘焙教学志愿服务活动、插花教学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了不少附近居民前来参与。“当全职妈妈久了,没有自己的社交圈,但是咱们的志愿服务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娱乐平台和交友平台。”胜园街道祥云新居居民张女士表示。在胜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心理辅导室也成为群众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或一场简单的茶艺教学,或一次轻松愉悦的心理谈话,或一次主题读书会,在文明实践所,辖区群众在志愿服务中感受了“心流”的力量。
志愿服务是一盏明灯,明灯亮起,点亮人心中的光亮。胜园街道将继续推动“情暖高新爱在胜园”志愿服务品牌打造,用好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所站、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阵地,打造更多精品“五为”志愿服务项目,让“五为”志愿服务为乡村文化振兴“加码”。
编辑:ZMX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