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4-08-28 08:30:35来源:搜狐网

今夏,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者团队携带着满满的热忱与知识,踏上充满热情与挑战的三下乡之旅,誓以教育之光点亮乡村希望,望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图为“语丝织梦”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语丝织梦”汇聚了青岛大学日语、德语、会计学及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多专业人才,在外语学院袁梦琪老师与冯静老师的引领下,深入梁山县与融水苗族自治县,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公益之旅。

在7月9日,团队深入梁山县第二实验中学高中部日语班,准高三生们带来大学日语的前瞻分享,介绍了青岛大学的教育环境,并耐心解答了学生们在学习上的各类疑惑。此次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对日语学习的兴趣,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方向提供了明确的指引。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图为“语丝织梦”团队成员向学生进行“大学激励计划”宣讲

团队于7月11日通过腾讯会议的方式,针对融水苗族自治县的日语班进行了宣讲活动的开展,团队向当地日语班学生强调了日语的系统化学习的重要性,还针对学生的学习疑惑进行了详尽的解答。助力学生规划未来,点燃学习热情。

7月18日,团队参观了梁山县黄河新苑社区,了解了社区针对黄河水灾搬迁的历史,并学习了当地党员的工作精神与优良作风。参观后,团队向社区儿童宣讲了乡村振兴精神,助力当地儿童“红心向党,红心向国”的思想观念培养。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图为“语丝织梦”团队成员宣讲乡村振兴精神

7月23日至8月5日,团队在梁山县徐集第二中心小学开展了小语种社团建设教学活动,课程内容包含了日语和德语,此次小语种社团的建设,拓宽了孩子们的国际视野,激发了他们的语言学习兴趣,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图为“语丝织梦”团队成员进行小语种课程教学

8月1日,在拳铺镇养老院,团队协助徐集中心卫生院的医生对老人进行了血压测量,并在现场学习展示了演示心肺复苏术。这一行动不仅传递了健康与关爱,也让团队成员在服务中收获了成长与感动。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语丝织梦,情暖乡野——青岛大学“语丝织梦”志愿服务队

图为“语丝织梦”团队成员为老人测量血压

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了城乡文化交流,还提升了乡村学子的学习兴趣与规划意识。通过小语种的教学,孩子们对小语种学习有了新的认知与兴趣。社区服务则让老人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关怀,不仅全面地进行了血压测量,也学到了自救的重要知识。成员们在传递关爱与温暖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实践能力。

此次三下乡,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希望的播种者。面对学生求知的眼神和社区的热情回馈,我们深刻体会到志愿服务的双向价值——给予与收获并存。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们宝贵的财富,激励我们继续用青春与知识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郝翰林)

编辑:马无名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