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减肥“陷阱” 别让美丽“失重”

 时间:2025-07-31 09:02:29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亲测一周瘦4公斤”“坐着也能减肥”……在减肥领域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宣传话术标语。这些反科学话术,实为商家营销施放的“糖衣炮弹”。福建省福州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减肥产品消费安全提醒,提醒减肥人士要注意甄别宣传话术标语,看清“美丽陷阱”。(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如今,在“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观念的影响下,减肥成为了许多人乐此不疲的“征程”。市场上的减肥产品数不胜数,各种减肥药、减肥茶、减肥贴等层出不穷。不少人寄希望于这些减肥产品,认为吃了就能轻松减肥。然而,看似轻轻松松就能变美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健康风险。有些无良商家通过制造身材焦虑、进行夸大宣传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市面上那些标榜“减肥神药”和“一吃就瘦”的减重产品,而这些产品大多并无减肥作用,甚至部分减肥产品含有国家明令禁止的违禁成分。

现实中,许多减肥产品存在虚假宣传和副作用,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很多减肥药通过抑制食欲来达到减肥目的,但长期服用可能会影响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跳过速、失眠、焦虑等问题。有些减肥茶含有泻药成分,长期饮用会破坏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近年来,消费者遭遇“减肥陷阱”的案例比比皆是:减肥“神药”实无资质、“减肥营”良莠不齐、“小作坊”吸脂手术致死致残……深陷其中的消费者不仅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自身健康也受到严重伤害。

健康的减肥方法应该是科学、全面的,包括合理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消费者要理性看待减肥方法,摒弃那些不科学、不健康的减肥方式,用科学的方法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体重,塑造理想的身材。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减肥产品的审批和监管,规范商家的宣传和经营行为,严厉打击虚假宣传、非法销售、非法行医等违法行为,对那些无科学依据的“减肥神药”加大查处力度,严惩不法分子,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市场秩序;加强消费者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科学减肥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体重管理观念,坚持科学管理与维持健康体重。

如果购买减肥类产品,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产品的认证证书,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要警惕公域低价引流至私域交易,如朋友圈、陌生链接等非正规销售渠道,此类路径售后无保障、维权难度大;理性对待减肥产品及服务,不要盲目相信那些宣称短期有奇效的减肥产品;摆脱身材焦虑,重塑健康理念,在追求变美的同时保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是一场关乎健康与美丽的持久战,需要消费者用科学的方法和坚定的毅力去取胜。减肥产品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作为主要的减肥方法,消费者要警惕减肥“陷阱”,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实现减肥目标。(潘铎印)

责任编辑:张林保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