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军民携手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八连冠” 军民团结聚伟力 双拥情满苏州城

 时间:2023-07-12 09:21:30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一座姑苏城,半部江南诗。从春秋伍子胥建阖闾大城至今,苏州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时间流淌,在这座历史和文化记忆得以保存延续“最江南”的城,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良性互动,“军爱民、民拥军”的光荣传统在发展浪潮中始终熠熠生辉,就像苏绣中的至品双面绣。新时代,新征程,苏州充分认清双拥工作在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常抓不懈,发挥双拥优势、扛起使命责任、主动担当作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并进,统筹各类优质资源助力各级各地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织一体化强化责任共担

苏州市坚持党委对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统一领导,全市上下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成立市委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建立完善双重领导制度、党委议军制度、军地联席会议制度、双拥专题会议制度、走访慰问制度等工作机制,由一名市领导牵头统筹双拥资源配置,推进重大事项落实,协调各项机制落地,以统一的组织领导统筹顶层设计,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协调并进。苏州坚持做到“五个纳入”:把双拥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单位和部门目标管理责任制,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评体系,纳入全民国防教育内容。

苏州各地各部门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打破壁垒、通力合作,构建起“事合、人合、心合、力合”的一体化系统性工作格局。每到春节、“八一”等重要节点,各级党政主要领导带队走访慰问驻苏州部队和共建部队,军地双方共叙军民鱼水深情、共商军地发展大计。每逢纪念日、庆典等重要活动,各级党委、政府邀请驻苏州部队官兵共同参加,彰显荣誉激励。每遇练兵备战、国防建设等重大事项,军地主要领导共同会商、合力推动。市级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出台双拥工作政策文件,协同推动重大项目落实,先后投入双拥经费8000余万元,全面构建适应新时代双拥工作要求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运行机制。

平战一体化聚力要素共建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苏州全市上下坚持军队“所需”与地方“所能”无缝对接,围绕战斗力构成要素,创新探索文化拥军、科技拥军、项目拥军等模式,推动地方生产力和部队战斗力同步提升。扎实做好征兵工作,征兵“五率”考评始终位居全省前列。按照“部队练打赢,地方练支前,为军事斗争准备做贡献”的要求,不断提升拥军支前和军供保障能力,提高过境部队军供保障水平,苏州军供站多次获评“全国重点军供站”。

服务战斗力,队伍是关键。苏州建立起“1+4+10+N”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培育拥军服务新生力量。一大批优质企业和有条件的社会组织加入拥军行列,提供餐饮供应、医疗卫生、技能培训等各方面服务,参与拥军优属活动志愿者超5万人次。全市常态化走访慰问苏州籍执行任务官兵家属和边海防部队官兵家属,帮助解决实际困难42人次,为一流军队建设贡献“苏州力量”。

军地一体化推动实事共办

苏州着眼用好用活军地两方面优势资源,落实好“双清单”制度,积极为部队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全市公共交通、园林、展馆、医院、银行等场所都已推出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优先优待优惠措施。在全省率先开辟军队文职人员落户“绿色通道”,60余名驻苏州部队文职人员成功落户。人武部门和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为立功受奖官兵送喜报,为烈属、军属、退役军人等家庭全面悬挂光荣牌。用力做好安置工作,探索“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直通车”“阳光”安置方式,2019年以来,接收转业军官875人,安置在参公单位以上比例达95%。协调解决近千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和考学优待问题。近年来,苏州还采取“特事特办”方法解决军人子女入学转班插班、入学入园565人。用情帮助家属就业,定期举办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无业随军家属就业。

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苏州驻军部队充分发挥军队功能优势,主动协助地方做好重大活动保障、抢险救灾、国防教育、无偿献血、捐资助学等工作。2020年7月,驻苏州某部奉命赴安徽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全体官兵不怕艰险、连续奋战,在百姓心中树立了“人民子弟兵就是人民的定海神针”光辉形象。

区域一体化落实联动共保

苏州双拥工作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逐步形成异地互动、区域联动的工作格局。市级政府和下辖各县级市(区)与“苏州舰”“张家港舰”“常熟舰”“郑和号舰”“昆山舰”“洞庭山舰”等6艘战舰结对共建,在舰队文化建设、官兵生活保障、学历技能提升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为探索推行军供保障区域化合作,苏州牵头签署《苏锡常军供工作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军供保障智能化,聚焦“互联网+军供”服务模式,做到线上线下智联,有效将“医、食、住、行”纳入保障体系。

走边防稳兵心,让部队安心备战。苏州统筹全市优势资源和优秀拥军企业(单位)开展“走出去”拥军活动。实施文化拥军固边工程,较好改善了一线备战官兵工作学习生活条件。2020年,苏州市支持部队协调投入资金454万元,帮助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的两个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外有区域联动、内有横向交流是苏州双拥的一大特色。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驻苏州部队签署双拥共建协议,举办双拥晚会、军民文艺汇演、联谊会等活动,“拥军邮路”“拥军金融”等一大批拥军优属公益项目落地生根,全面辐射驻苏州部队官兵和军属。

张家港:双拥花开 一路芳华

张家港,一片红色沃土。作为全省唯一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的县级市,张家港双拥工作始终焕发蓬勃生机。

支持部队建设是双拥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张家港紧盯部队“前线、前沿、前哨”排忧,把服务练兵备战作为拥军支前的主责主业,全力配合驻军部队开展训练演习、战备执勤等多样化军事任务。

近四年来,该市先后投入2700万元,实施苏州军分区十多项实事拥军项目,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拥军优属活动,慰问部队物资总价值达400余万元。

张家港还积极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变“部队提需求”为“主动问需求”,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驻军部队也积极支持地方建设,参与港城各类抢险救援、社会救助2829起,出动5万余人次参与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瞄准“后院、后路、后代”解难,张家港创新开展“优先选调”和“竞争选拔”两种“直通车”安置方式,确保转业军官100%安置;在全省率先推出优秀退役军人“积分进村”工程,累计已有131名优秀退役士兵(士官)“积分上岗”;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为上千名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服务。

张家港实现军人家属随迁随调100%对等安置,优抚对象子女入学100%最优择校。军人军属的尊崇感、获得感与日俱增。

进入新时代,双拥工作初心不变,机制一新,站位更高。张家港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化拥军优抚新格局。

早在2019年,张家港就创新推出退役军人“拥军卡”,联合18家企业启动“百企拥军行”活动。今年3月,该市还落实全国持优待证的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享受免费游公园、坐公交等举措。

拥军是这座城市的独特名片。张家港建成全省首个县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整合现有红色资源,织密“市—镇—村”三级退役军人服务网;成立全省首家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实行“一人一档”,推进精准帮困;实施“港城戎保1号”保险项目,受益人数达3.6万余人……一项项饱含温度的实际举措,让深情暖意流淌在广大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心间。

如今,双拥宣传教育、国防教育已融入港城群众生活。随处可见的“军人依法优先”窗口和标识等,诠释着港城浓厚的爱国拥军情怀。

2021年,张家港组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规范化开展。如今,这支队伍逐年壮大,设有20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分队以及N支村(社区)、单位、企业服务小队,形成“1+20+N”志愿服务框架结构。张家港还设立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时长兑换机制,开展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优秀项目评选,以奖代促,鼓励更多退役军人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常熟:鱼水情愈浓 携手共发展

烽火沙家浜,情动常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江苏省双拥模范城”九连冠,这些优异成绩的背后,是常熟对特色双拥品牌实践路径的孜孜探索。

5个全省首创“常熟样板”、十大“品牌”进军营,固有双拥品牌不断完善推进;设立“常熟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成立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打造“戍边有你 关爱有我”常熟“崇军保”服务项目,高标准完成“三年帮扶”计划,特色双拥亮点不断推陈出新,续写了常熟军民鱼水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2020年8月,常熟设立“慈善拥军”保障服务项目,为1700名常熟籍现役军人及现役军人父母提供保障,自项目运作以来,共投入保额60万元,赔付金额37万元。2023年,常熟“崇军保”民生保障项目运行,以不记名投保方式为全市3万多名退役军人购买团体意外综合保险,总保额近50万元,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抗风险能力。

在常熟,“双拥”不是一个部门的职责,而是全社会的集体自觉。2022年11月,常熟设立为现、退役军人服务的“常熟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首批募集资金近100万元。仅近半年,基金就支出32万元用于支持部队建设以及帮扶救助现、退役军人。

在常熟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一批坚持慰问退伍老兵、支持部队建设二十余载,累计捐赠金额150余万元的企业家和爱心人士凝聚在一起,成立常熟市沙家浜爱国拥军联合会,更好地参与拥军活动。

多年来,常熟市坚持将国防教育与学校教学融合,形成丰富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其中,常熟市练塘中心小学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海军爱民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等。

一城山水养育一方人民,常熟用一件件实事扭住军民同心。近四年来,常熟共完成“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项目64件,开展“真情关怀暖军心 帮扶济困解兵忧”“立功虞城 戎耀常熟”“情系边海防官兵”等拥军活动,慰问部队物资总价值达800余万元。

2020年5月,常熟市受领全国双拥办支持部队定点帮扶甘肃省临夏州东乡县凤山乡岭村脱贫攻坚任务,常熟市委、市政府通过实地调研,制定三年帮扶计划,共落实帮扶资金250万元,帮助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2023年,常熟全面落实优待证“两公”免费政策,在指定目录清单外,新增4家免费景点。该市成立苏州市首家拥军示范商圈——琴湖溪里商圈,59家拥军商户入驻,形成全市“百家门店齐拥军”的景象。

新征程上,常熟市将持续坚持“两个服务”方针,扎实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活动,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更好地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大局。

太仓:立足新时代 迈上新征程

太仓素来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光荣传统,已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江苏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

太仓市委、市政府高位谋划,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事关战略全局的政治任务,2019年在机构改革中,专门编制双拥工作处(科),成立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工作专班及拥军支前军地协调小组;2020年专题研究双拥工作,从人财物各方面全力支持双拥工作;2021年将这项工作纳入全市“十四五”规划,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2022、2023年纳入市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和政府工作报告,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军地配合”的工作机制和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目前,太仓全市已建立市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家,9个镇区(街道)、157个村(社区)“五有”“全覆盖”建成退役军人服务站。

太仓市四套班子领导常态化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双清单”工作制度,推动双拥支前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长久长效。

聚焦“三前”,太仓千方百计办好“大项专项”。投入5亿元推进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和驻太某部营房迁建,投入4200万元进行部队道路拓宽、营房及设施更新,投入“十个百万”实施百万部队文化建设、百万拥军蔬菜等拥军实事,全力满足练兵备战和军队建设所需。

巩固“三后”,太仓着力打造“暖心工程”。协调42名军人子女实现就近就便入学,创新推出“兵娃娃暑托班”;妥善安置随军家属29名;发放自谋职业随军家属补贴611万元。“兵哥哥乐创园”实现镇级全覆盖,建成科创基地,产值超2亿元。

深耕“三新”,太仓着力打造“爱心工程”。部站联合“一体化”服务,创新“戎耀娄城戎耀生活”品牌,建立全省首家流动退役军人服务站,老兵关爱基金规模和影响力持续扩大。

如今,太仓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氛围更加浓厚。全市158家企事业单位与驻太部队建立共建关系,建立151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

驻太部队在完成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积极组织官兵开展“双带双扶”“红星助学”等活动,加入护江分队、护港分队、抗疫巡逻分队,守护地方平安稳定。

太仓还十分注重“集中与平时”宣传相结合,广泛开展“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娄城英烈红”等教育活动。注重“动态与静态”宣传相结合,打造兵哥哥形象IP。

在太仓,崇军服务智能场景实现互认互通,集成政务服务、政府扶持和社会荣军等各类事项“一网通办”,退役返乡等涉及7个部门14个事项办结均由30天缩短为1天。

迈上新征程,太仓市正奋力书写双拥工作新答卷,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太仓新实践作出新贡献。

昆山:践行“四敢”精神 谱写新时代双拥新篇章

秉承“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昆山市在经济发展强劲的同时,坚持以发达的经济服务部队,让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共享经济建设成果,推动双拥工作温度不断升高。

走进昆山,随处可见的双拥标语折射出这座城市崇军爱军的精神特质。2012年,昆山首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2022年成功蝉联江苏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奋力谱写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新篇章。

昆山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双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双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各区镇党委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加强工作全面领导。落实常委会议军会、双拥会商会等制度,经常性研究双拥创建工作,切实解决驻军实际困难。坚持双拥工作向战为战理念,昆山先后投入1648万元支持驻昆部队营房改造、设施升级、信息化工程建设、文体活动开展等,始终如一做好电路线路整修,生活垃圾清运、军粮供应等后勤保障。

聚焦“后院、后路、后代”方面难题,不断提高优待、安置含金量。自昆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以来,军转干部及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在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就近就便协调19名驻昆部队现役军人子女入学,优质小学、优质幼儿园就读率达100%。按规定妥善安置随军随迁家属,从优落实工作岗位,随军前未就业的,实行就业推荐或货币化安置。主动问需部队,实现“入伍即入学、退役能就业”目标。

率先打造退役军人服务站2.0版,形成“一域一特色、一地一品牌”。开展退役军人人武融合试点,实现“入伍、服役、退役、就业、优待”全生命周期管理。组建“鹿小军”志愿者服务队,上线志愿积分商城,深化物质和精神激励双重效应。

积极鼓励全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会组织等与驻昆部队结成共建对子,组建“鹿小军”少年军校联盟,目前共计建成8所少年军校,举办活动70余次。

昆山着力构建党政主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的“大双拥”工作格局,走出一条新时代拥军工作的创新之路。率先推出“军欣保”保险,填补军人军属参加商业保险的制度空白,自运行以来累计为228户优抚对象家庭支付理赔金240.43万元;设立慈善基金帮扶、褒奖机制,打造“八一”关爱基金;充分调动发挥社会资源,创新推出“关爱N+1”服务品牌;累计为21952名服务对象办理优待证,将周庄等11处景点纳入优待景区目录。

昆山市进一步凝聚起党心、军心、民心,共同唱响“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赞歌,汇聚起强军、兴市、惠民的新合力,唱响新时代双拥创建嘹亮歌声。

撰稿:周显波 谢蓉玉 徐忠诚 钱雨欢 施明明

编辑:ZMX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