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沙尔沁镇莎木佳村樱桃映红乡村振兴路

 时间:2025-04-17 09:01:53来源:央广网

“我们采用双温控技术,通过精准调控休眠期和生长期,让樱桃提前2个月上市。”张胜利说,园区的葡萄之所以品相好,上市时间提前,源于现代林果技术的应用。

张胜利在采摘樱桃(央广网发 韩晓宏 摄)

看似不起眼的樱桃种植园,却科技范儿十足。“物联网传感器24小时实时监测温湿度。电脑自动调节环境参数,智能滴灌系统精准调控水量,大数据平台实时分析生长数据。”提及智慧大棚里的“黑科技”,张胜利一脸自豪,“每棵樱桃树产量达到四五十斤,且果粒饱满、营养丰富。”

从农产品经纪人到合作社带头人,在村民们眼里,张胜利不仅头脑灵活,还喜欢钻研新鲜事物。他曾到大连市考察学习温室樱桃的种植经验,尝试种植樱桃树,扩大种植规模。成立合作社,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他研究当地土壤、气候,成功培育出适于本土种植的8个优质樱桃品种。该基地樱桃每株产量可达30斤左右,总产量稳定在4万斤左右,樱桃总产值可达300多万元。润泽园合作社大樱桃已成为当地农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开花到成熟不打一点农药。”张胜利说,靠着口口相传,回头客特别多,不仅本地市场供不应求 ,每天早上采摘的新鲜樱桃要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这个以樱桃种植为主的1800亩产业园基本形成。该产业园不仅种樱桃,还种植葡萄、蓝莓等水果。打造了采摘园,增设休息区和拍照打卡点,并联动周边村民发展农家乐与农产品展销点,形成了“采摘+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条。

此外,该基地每年为周边村落农户提供育苗的信息、技术、销售等服务,带动周围1100户农户,每年每人新增收入2万元以上。

张胜利的樱桃园吸引了很多果农们前来参观学习,他不吝赐教、“传经送宝”。积极分享自己的经验方法,帮助他们在北方大面积种植樱桃,让更多本地消费者在家门口就能吃到物美价廉的大红樱桃。

记者了解到,包头市东河区立足农业资源禀赋,紧紧围绕产业振兴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主要抓手,在“大棚经济”上持续发力,引进更多名、优、特蔬菜及水果,走好绿色化、园区化、设施化、数字化、融合化的发展路子,倾力打造“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让特色种植大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棚”。

编辑:徐豪 审编:益审核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