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能激发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热情,同时也激励着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勇担重任,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科技人生”——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系列宣传工程,将展播济南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事迹,了解他们在科学探索之路上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精神的无限魅力。
“科普奶奶”林育真在作科普讲座。(邹建明 摄)
林育真,山东师范大学教授、动物学硕士点导师,退休前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及动物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
2024年9月,林育真走进七贤中学,以“弘扬科学家精神 科普启迪科技之光”为主题,结合自身的学习、创作和科普经历,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开学第一课。对她而言,退休并不是奉献社会的终点,至今她仍以暮年之躯,托举孩子们心中的科学之光。
87岁高龄,50余篇论文、36部著作、100多篇科普短文。“工作狂”是林育真对自己的幽默总结,也是她工作状态的真实写照。
林育真,1937年生于福建厦门,1954年考入山东大学,毕业后在山东师范大学长期从事动物生态学及动物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年轻时的她就关注科普,并加入了科普创作协会,50多岁时还被公派到德国开展合作研究,这段经历,更坚定了她做科普的决心。
寓教于乐,让晦涩无形的东西可读可见,这给了林育真极大的启发,她开始潜心研究“科”字当头的科普事业。
在帮助大家推开科学之门的同时,林育真的科普创作之路也在闪耀光芒。在2018年、2020年、2022年、2024年山东省首届、第三届、第五届和第七届科普创作大赛上,她的科普书均获评一等奖;《地球不能没有动物》一套十册更是在2022年入选中宣部出版局推荐的全国百种优秀出版物名单。
打开这一套丛书我们发现,有趣的标题配合灵动的字体以及生动的解释,知识点瞬间变得清晰明了。著书创作,并非易事。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林育真苦学电脑知识,坚持自己排版设计,大到组织架构、内容串联,小到知识点、图片的使用,每一项她都要仔细斟酌。
山东教育出版社编辑周易之举了一个例子证明林育真治学之严谨,“我们在编辑《地球不能没有动物》这套书的时候,有一张华南虎的图片存疑,林老师为了确定这张图片就是华南虎,她找到中国科学院的多名学生反复确认,最终确定无疑后,才允许使用。”
林育真是孩子们口中的“科普奶奶”,图文配合、生动有趣是她科普课堂的特点。每次公益课前,她都反复调整PPT内容,并在课后及时总结改进。至今,林育真的公益课堂已经开了120多场,而这一数字还在增长!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科学家精神,在林育真身上得到了深刻体现。林育真从不计较得失,在她的认知里,只要能促进学科建设,能把“科”字当头的科普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她就会义无反顾。
编辑:徐豪 审编:益申合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