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如何起源的?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或许是关键

 时间:2023-12-13 08:43:24来源:星空计划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这是现代科学最大的谜团之一。

大约45亿年前,当地球刚刚形成时,它还是一个贫瘠的岩石球,频繁遭受陨石的撞击,布满了喷发的火山。根据地球物理和现有化石记录,科学家推测在45亿到38亿年前的冥古宙时期,地球上就已经发展出了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但是,我们一直无法知道的是,究竟是怎样的环境条件,导致当时出现了复杂的化学性质。

早期地球的艺术构想图。(图/NASA)

早期的生命起源理论

在探索生命起源的过程中,一个最广为人知的实验被称为米勒-尤里实验。1952年,芝加哥大学的米勒(Stanley Miller)和诺奖得主尤里(Harold Urey)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向一个封闭的玻璃容器内注入水、氨、氢和甲烷,以此来模拟被认为是地球早期的大气环境。然后,他们向容器中反复接通电火花,以此来模拟闪电。

一周后,他们发现容器内形成了甘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酸。而我们知道,氨基酸是蛋白质和所有细胞生命的原料。1953年,米勒和尤里正式发表了这次的实验结果,这些结果一经发布便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它表明生命出现所必需的复杂有机分子,可以从早期地球大气中的一些基本成分形成。许多科学家因此相信,生命起源于这样一种富含生命的基本分子的“原始汤”中,也就是达尔文笔下的那个“温暖的小池塘”。

然而,生命起源的答案没有这么简单。在过去的70年里,陆续出现的一些新发现,让这一解释变得迷雾重重。一个主要的问题之一是,科学家发现,在地球的早期大气中,氨和甲烷的含量远没有之前以为的那么丰富,相反,早期的地球大气中充满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虽然二氧化碳和氮气也能产生氨基酸,但这两种分子的分解需要更多能量,而且产生的氨基酸数量也会大大减少。

更高效的能量来源

那么,还有什么事件能为这些分子的分解提供能量呢?2023年4月28日,在一项发表于《生命》杂志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在分析NASA的“开普勒计划”所收集到的数据时,发现了形成氨基酸的一种全新来源: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

我们知道,太阳和所有其他的恒星一样,也是有生命周期的。在其一生中的,它的亮度、大小都会有所变化。2016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约40亿年前,太阳的亮度大概只有如今的四分之三。尽管年轻的太阳要比现在昏暗,但它的表面因巨大的喷发而动荡不安,经常产生强大的“超级耀斑”,也就是巨大的光和辐射暴。这样的超级耀斑通常伴随着向太空中喷发巨大的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爆发事件,它包括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和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图/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动图:https://www.nasa.gov/science-research/heliophysics/a-stormy-active-sun-may-have-kickstarted-life-on-earth/)

在现如今,如此强大的超级耀斑要每隔百年左右才会爆发一次。但一旦发生,就会对现代科技,比如电网、卫星、通讯、导航等产生重大的影响。然而,在40亿年前,超级耀斑每隔几天就会爆发一次,因此它们会向外发射出大量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粒子。这些高能粒子会冲向地球的大气层,引发化学反应。

在新研究中,为了检验这些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是否是产生氨基酸的能量来源,研究人员创造出符合我们现在对早期地球大气的理解的气体混合物。不过,由于目前尚不明确地知道地球早期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只知道应该很少,他们将不定量的少量甲烷与二氧化碳、分子氮、水混合在一起。

接着,在实验中,他们向气体混合物发射质子,以此来模拟太阳的高能粒子。与此同时,他们也通过接通电火花放电点燃气体混合物,来模拟闪电。

实验结果表明,当甲烷的比例超过0.5%,用质子(也就是太阳粒子的模拟物)撞击过的气体混合物就能产生可探测数量的氨基酸。但是通过电火花放电(也就是闪电的模拟物)形成氨基酸,则需要甲烷浓度达到大约15%才能实现。

而且即使甲烷含量达到15%,电火花放电产生氨基酸的速度也只有质子的百万分之一。不仅如此,与电火花放电相比,质子撞击也更倾向于产生更多的羧酸,也就是氨基酸的前体。如此看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太阳粒子似乎是一种比闪电更高效的能源。

当然,这项研究并没有为生命起源之谜画上句点。生命的起源是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命题,我们很难精确地描述这一切是从何发生、又是如何发生的。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探索,寻找那个最贴切的可能性,来还原那个创造了地球上数以万亿计的物种的起点。

论文链接:

https://www.mdpi.com/2075-1729/13/5/1103

本文为科普中国·星空计划扶持作品

作者:原理

审核:陶宁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副研究员

出品:中国科协科普部

监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编辑:ZMX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