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火虫”在发光!大学生志愿者奔跑在乡村振兴一线

 时间:2023-07-20 08:18:27来源:极目新闻

为践行“共同缔造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理念,深入了解湖北省乡村发展状况,7月11日至18日,全国大学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武汉科技大学“萤火虫”志愿服务队抵达湖北省宜都市,深入高坝洲镇开展走访调研,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7月14日,志愿服务队走进高坝洲镇特色产业园区,进行实地调研,学习产业创新方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

志愿服务队首先来到宜都市柑橘产业示范园进行参观,学习柑橘富农思路。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为更好推动乡村振兴富农产业发展,宜都市政府成功开创柑橘规模化生产新局面,探索出标准化种植成功经验,并在全国推介。

“品相好的果子会作为鲜货直销,次之的则进入承包工厂进行深加工。在合作社的帮扶下,当地柑橘农的收入可观且有保障,这离不开柑橘加工技术的更新迭代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园区一线工人说道。

活动现场

下午,志愿服务团队参观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清江(宜都)鲟鱼谷,积极探索宜都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产品养殖“双线并行”的突出成果。

据厂区负责人介绍,鲟鱼谷正在构建和完善涵盖从养殖到加工、国内外市场相辅相成的产业链,其中作为主要产品的鲟鱼子酱年产量可达70—80吨。此外,鲟博馆、鲟鱼主题公园等特色衍生产业也在进一步建设中。

活动现场

队长余子洁表示,乡村振兴产业好离不开党的政策好,团队也将通过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发展当地旅游观光特色产业。

传承非遗文化,感悟匠心精神

7月16日,志愿服务队探寻乡村非遗文化,深入村田乡镇,倾听老一辈非遗文化继承者的故事。

志愿者们首先前往“中国谜语村”高坝洲镇青林寺村拜访非遗传承人赵兴寿。赵兴寿分别从谜语的起源、猜谜的技巧、制谜的方法三个方面讲述谜语文化。队员石雨荷就谜语的发展方向,向赵兴寿请教如何把握文化传承与创新关系的问题,他强调:“谜语是我国民间文学宝库中一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发展最重要的是传承,而传承最好的方式应是巧借创新活水,才能让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拂去历史尘埃,重新‘活’起来。”

活动现场

据悉,桑蚕文化是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村的特色文化之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志愿团队拜访了从事养蚕工作30余年的村民许文兵。许文兵家中养有75000只蚕,据许文兵介绍,每只蚕都会蜕皮三次,当蚕蜕皮的时候,他需要将75000只蚕蜕下来的皮全部收集并回收走,以免蜕下的皮影响到蚕的生长。

活动现场

“没有哪一个工作是不辛苦的,能够做自己喜爱的事业并将上一辈留下来的特色文化传承下来,即使再辛苦也不会觉得枯燥。”许文兵感慨道。志愿者们都表示受益匪浅,志愿者戴雨薇说:“许老先生的坚持不仅仅是对他工作的热忱,更是他对天平山村非物质桑蚕文化遗产的坚守与守护。”

探寻三线历史,凝聚先锋力量

7月18日,在中光社区黄芳主任的带领下,志愿者服务队参观了高坝洲镇中光社区三线历史文化展览馆。

据了解,中光社区是由1965年建立的国营388厂家属区演变而来的企业社区,三线建设是国家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战略初期,职工及其家属修建了军工厂,并逐渐形成了当地三线军工文化。

活动现场

“我们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三线文化’,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发扬‘三线工程’的建设精神、奉献精神,才能推动村里经济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黄芳说道。

随后,团队来到皓光村村民杜宪任家中,在与他的交谈中了解到他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到2003年从事了三十多年的乡村中医工作。“那时候的人不重视疫苗接种,我拿着针到田间地头去给村民打。”杜宪任回忆说。那个年代交通不便利,杜宪任曾在夜里冒着几尺深的大雪出诊,沿着山路一晚上连着跑四五家。“学医苦啊,但是这事总得有人去做。”杜宪任说着,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杜宪任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三线文化精神,他也鼓励学生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发展工作,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活动现场

武汉科技大学“萤火虫”志愿服务队将持续围绕乡村振兴为主题,深入一线基层走访,调研特色产业、探索非遗文化、聆听乡村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发扬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优秀品质,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展现青年学生创新素养和攻坚毅力,完成湖北高校学子火热青春与湖北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极目新闻记者 肖杨

实习生 徐康宁 刘宇涵

通讯员 窦薇 杨美琳 石雨荷(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编辑:ZMX 审编:AD

华夏志愿者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华夏志愿者网、HXZYZ.CN)”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华夏志愿者网 电话:400-8059-268